乾隆九年奉勅撰。乾隆十七年告成。御制序文颁行。卷首上下。爲御制玑衡抚辰仪。卷第一之十三。爲总纪恆星。及恆星黄道经纬度表。卷第十四之二十五。爲恆星赤道经纬度表。卷第二十六。爲月五星相距恆星黄赤道经纬度表。卷第二十七之三十。爲天汉经纬度表。案玑衡之制。马融郑玄注尚书。皆以爲浑仪是其遗法。唐床而后。日以加详。然规环旣多。遮蔽隐映之患。势不能免。郭守敬析之爲简仰二仪。人称其便。康熙十三年。圣祖仁皇帝。命监臣南怀仁。新制六仪。赤道黄道。分爲二器。皆不用地平圈。而地平象限纪限天体诸仪。则地平之经纬。与黄赤之错综。皆已毕具。又命监臣纪利安。制地平经纬仪。合地平象限二仪而爲一。其用尤便。皇上亲莅灵台。徧观仪象。以浑天制最近古。而时度信。宜从今改制新仪。锡名曰玑衡抚辰。诚酌古准今。损益尽善。仪制凡三重。其在外者。卽古之六合仪。而不用地平圈。其正立双环。爲子午圈。斜倚单环。爲天常赤道圈。其南北二极。皆设圆轴。轴本贯于子午双环。中空而轴内向。经贯内二重之环。又依京师北极高度。而上五十度五分爲天顶。于天顶拖垂线。以代地平圈。故不用地平圈也。其内卽古之三辰仪。而不用黄道圈。其贯于二极之双环。爲赤极经圈。结于赤极经圈之中要。与天常赤道平运者。爲游旋赤道圈。自经圈之南极。作两象限弧以承之。测得三辰之亦道经纬度。则黄道经纬可推。且黄赤距纬。古远今近。纵或日久有差。而仪器无庸改制。故不用黄道圈也。又其在内卽古之四游仪。贯于二极之双环。爲四游圈。定于游圈之两极者。爲直距。绾于直距之中心者爲窥衡游圈。中要设直表以指经度及时。窥衡右旁。设直表以指纬度。此则古今所同也。又星辰循黄道行。每七十年差一度。黄赤大距。亦数十年而差一分。灵台仪象志中所列诸表。皆据曩时分度。今则逐时加修。得岁差眞数。其三垣二十八宿。以及诸星。今昔多少不同者。并以乾隆九年甲子爲元。验诸实测。比旧增一千六百一十四星。亦前古之所未闻。密考天行。随时消息。所以示万年修改之道者。举不越乎是编之范围矣。
御定仪象考成 三十二卷